阿M   

小柚子副食品第一周(5m14d-5m19d)餵食時間
7點(親餵)>11點(親餵)>*12點(20cc米湯)>15點(瓶餵250cc)>*17點(蘋果果汁水10cc)>19點(瓶餵250cc)>23點(瓶餵280cc)

為什麼在小柚子五個月半左右就開始為時副食品呢?醫生建議六個月後再小柚子添加副食品,原因之一是因為小柚子的體重在三個月時已經達到六個月的標準八公斤,營養太充足不需要過早給予副食品增加體重,而且母乳寶寶也建議六個月在開始補充,怕副食品的添加影響小柚子母乳攝取變少,嬰兒在六個月前最佳的食物是全母乳。
五個多月開始,小柚子又出現厭奶期,一餐有時只喝150cc,相較以往的奶量減少了大半。這時,我決定讓小柚子準備接觸副食品,現階段(5m14d-30d)讓小柚子學習使用湯匙用餐,訓練口腔肌肉為目的,不打算由副食品取代母乳的某一餐直到六個月。

迷想到這個決定讓小柚子的奶量變正常了!第一次餵食蘋果果汁水的下午,小柚子把ㄋㄟㄋㄟ喝光光,一連幾天都是這樣。雖說國內外醫生建議寶寶接觸副食品的時間點不同,不過媽咪我到很讚成餵食副食品可促進與發音及說話相關肌肉的使用發展,有助寶寶的語言初期發展這說法,加上小柚子發展表現,我想這或許是小柚子準備接受副食品的最佳時機。

糙米湯冰磚


第一次餵食小柚子吃米湯由拔鼻出手,我把30cc磨碎的10倍粥交給拔鼻,便去轉角超商買東西,不到五分鐘回家,真是又驚又喜。打算讓小柚子嚐鮮幾匙而已,沒交代好拔鼻,小柚子很賞臉的喝光啦。書上說由於母乳寶寶吸允時需較費力,兩頰的肌肉發展的比較好,看了看小柚子第一次吃粥的表現, 應該是這樣吼。

20cc米湯

第一次餵食鼓類接受度良好,讓我副食品信心大增。一般市售米精已經調配好各種營養素供給寶寶所需養分,媽咪我還是決定親手自製作小柚子副食品。隔天早餐製作5倍粥糙米米湯,煮過沒營養糙米粥自行吃掉@@(沒想到我已經開始當ㄆㄣ桶了),最營養的米湯則給小柚子。糙米米湯較稀,另外加了白米來增加稠度好餵食。白米:糙米=1/4:3/4。特地選用來至彰化老家自耕白米與來自台東池上的發芽糙米,發芽糙米營養素又比糙米高許多。

 

製作好4天份的糙米米湯放在IKEA的軟製冰器。一塊糙米米湯冰專大約10cc左右,用來試吃量差不多,然後放在小柚子未滿月前使用的寬口徑奶瓶中用溫奶器加熱,很方便。

媽咪我有乖乖吃

下午看小柚子心情好的時候,再讓小柚子喝點蘋果果汁水。一周下來,小柚子口腔、下頷、上下唇及舌頭配合的越來越協調囉!

人家我想自己拿咩

拔鼻讓人家自己來麻!



餵食副食品的時機
1.舌頭不會將湯匙頂出:嬰兒在4個月以前會有一種反射動作,即將固體物以舌頭頂出,因此,當照顧者嘗試要以湯匙餵寶寶喝果汁時遭受到寶寶用舌頭頂出的反應,這就表示,寶寶的發展尚未到達可吃固體食物的階段,媽咪應再等等。
2.頸部已可挺起且能自行坐起:吳子聰主任表示,4~6個月左右,當寶寶頸部已可挺起,且舌頭和嘴部肌肉控制也較為成熟時,可開始補充其他半流質液體,6~7個月左右能自行坐起,這代表他可以像成人一般坐著吃東西,是開始添加副食品的明顯發展現象。
3.開始長牙:牙齒的出現表示寶寶有能力去咀嚼食物,但營養師陳雅惠表示,即使寶寶牙齒還沒有長出來,其牙齦仍具有磨碎的能力,照顧者也可開始嘗試為寶寶添加副食品。
4.看別人吃東西時會分泌口水:這代表寶寶對其他食物產生了興趣,照顧者可提供母奶以外的食物給寶寶嘗試。
5.會伸手抓握,表示想要吃:這樣的動作除了表示已具備基本的抓握能力,也代表對食物有興趣,且會主動爭取,照顧者應適時的為寶寶添加副食品。

母奶寶寶與配方奶寶寶大不同
一般來說,吃配方奶的寶寶應在4個月大時就開始嘗試添加副食品,而喝母奶的寶寶則可等到6個月大時。營養師陳雅惠表示,這是因為喝母奶的寶寶在吸吮乳頭時需要用較多的力氣,因此寶寶的口腔肌肉會發展得比喝配方奶的寶寶好,所以不用提前給予添加副食品。

為什麼要吃副食品
1.訓練口腔肌肉:
寶寶一出生就有吸吮的本能,因此在沒有任何指導之下,就能自行吸吮母乳,然而,到了一定的成長階段,為了使寶寶漸漸習慣成人的飲食模式,也應開始訓練寶寶的口腔肌肉,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雅惠表示,「吃」的好必須透過磨碎、壓碎、咬碎三階段的進展,副食品的各種不同質地正可以讓寶寶練習這三種吃的技巧,訓練口腔肌肉,以適應未來的固體食物。
2.提供各方面的營養素:雖然母奶中的營養可讓寶寶成長茁壯並增強抵抗力,但到了一定的年齡時,光靠母乳的營養素已顯得不足,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胃腸科主任吳子聰指出,人體的營養素應該來自多元不同的食物,且一些身體必須的營養素如鐵、鋅等,都無法在母乳中獲得,因此,為了給寶寶多方面的營養也應開始為寶寶添加副食品。
3.訓練生活技能:在吃副食品的同時,寶寶也會漸漸接觸到杯子、湯匙等餐具,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科老師羅文喬表示,照顧者也必須藉這個機會,讓寶寶練習自己吃東西,訓練必要的生活技能。

添加副食品的原則
1.一次一種:由於寶寶正開始學習接受成人的飲食,為避免寶寶出現不適應的過敏情形,照顧者應該一次為寶寶添加一種食物,除了讓寶寶漸漸的適應之外,也才能了解寶寶是否會對某種食物產生過敏反應,因為在過敏尚未發生之前,無法預測寶寶會對那個食物過敏。
2.質地循序漸進:營養師陳雅惠指出,由於寶寶的咀嚼能力尚未發育完全,副食品的加入也主要是在訓練寶寶的口腔肌肉,由壓碎、磨碎到咬碎,必須循序漸進,以免發生寶寶無法吞嚥、噎到的意外。因此,必須從液狀的水果汁、蔬菜汁開始,到糊狀的米糊、麥糊等,適應後,可進一步給予泥狀的果泥、菜泥、肉泥,最後,再慢慢進展到碎麵條、乾米飯的固體食物。
3.一種食物適應約5~7天:每種副食品應讓寶寶適應一個禮拜左右,在這段期間,照顧者可觀察寶寶對副食品的反應,若對食物產生耐受性不良,可能在2~3天後才會出現症狀,因此,在適應的這段期間,照顧者必須從寶寶的排便情形、皮膚是否出現紅疹來判斷寶寶是否有適應不良的情形,每種食物的特性、屬性均不同,若寶寶一次吃下多含多種食物的副食品,出現過敏反應,會難以找出讓寶寶發生不良反應的過敏原。
4.少量:以最剛開始的果汁為例,由於是寶寶第一次嘗試奶水以外的滋味,媽媽應從少量開始,約一茶匙(5公克)的份量加開水做稀釋,讓寶寶嘗試,適應後再逐漸增加。
5.勿加調味料:由於寶寶的味蕾尚未接觸過奶水以外的食物味道,因此,對於任何食物的原味都會感到好奇,照顧者應讓寶寶多嘗試食物的原味,一方面,可避免為寶寶發育未完全的腎臟帶來負擔;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養壞寶寶的味蕾,變成「重口味」的寶寶!

製作副食品
一週介紹一種新食物
這個階段的寶寶餵食要注意可能發生的過敏反應:皮膚起紅疹、長尿布疹、肚子脹氣、煩躁不安、氣喘等。在過敏反應發生之前,無法預測寶寶對哪個食物會過敏,當然,有一些食物是比較容易引起過敏,但不表示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就一定沒事,還是得靠照顧者細心敏銳的觀察,才會知道寶寶的反應。而且,有些過敏反應並不是吃下去後立刻會發生,可能在2~3天後才會出現,所以為了觀察寶寶的反應,最快以一星期介紹一種新食物的速度,對於寶寶的健康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副食品添加順序:穀類 ->水果 ->蔬菜 ->豆類 ->肉類 ->蛋類
狀態順序:液體 (liquid) -> 半流質 (semiliquid) -> 泥狀 -> 條狀 -> 塊狀
餵食時間:在兩次哺乳之間,以免太餓缺乏耐性,一天餵食一次到二次即可


原則上是按照流質、半固體、固體的順序為寶寶添加副食品。
流質(四~六個月):新鮮果汁(一開始先用開水對半稀釋)、蔬菜湯、米粉或麥粉用開水攪拌調勻。愈單純的東西愈好,不要一下混合太多食材。水份也要多補充,否則寶寶容易便秘喔。
半固體(七~九個月):稀飯、果泥、蔬菜泥(可選擇纖維較少、或蔬菜的嫩葉來製作,如菠菜、胡蘿蔔),也可慢慢添加蛋黃泥、魚肉、吻仔魚粥、麵線糊。
固體(十~十二個月):此時寶寶所需的營養有四分之三以上需從副食品中攝取,因此除上述食物可逐步加量之外,媽咪最好餵食寶寶多樣化的食物以攝取均衡的營養,尤其是要多補充蔬菜和水果。

食物分類舉例
主食類:白米,胚芽米,糙米,地瓜(蕃薯),馬鈴薯(洋芋),麵條,紅豆,綠豆仁(去皮綠豆),綠豆沙,玉米,山藥,蓮子,薏仁,南瓜,皇帝豆,埃及豆(雪蓮子),燕麥片…
水果類:蘋果,木瓜,葡萄,西瓜,哈密瓜,葡萄乾,鳳梨,枸杞
蔬菜類:紅蘿蔔(有機),綠葉蔬菜,瓜類(冬瓜,瓠瓜,小黃瓜,大黃瓜,絲瓜),青花菜,苜蓿芽,高麗菜(包心菜),海帶
豆類:豆腐,豆漿,豆包,黃豆,毛豆
肉類:鱈魚,鱸魚,鮭魚,鯛魚,雞肉,雞肝,豬肝
其他:黑芝麻粉,啤酒酵母粉,大豆卵磷脂,糖蜜,杏仁果,腰果,核桃,松子,小麥胚芽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1.奶類:吳子聰主任表示,奶類佔易過敏食物的2~7%,因此,除母奶外,鮮奶一歲前要盡量避免。
2.蛋白:蛋白又比蛋黃容易引起過敏,雖然蛋的營養價值極高,嬰兒時期可不用限制吃蛋的數量,但若寶寶屬過敏體質,照顧者應以避免引起寶寶過敏反應為主,不要讓寶寶太早接觸蛋白。
3.有殼海鮮:例如蝦、貝類等,這些食物都易引起過敏。一般此類有殼海鮮建議在兩歲以後才讓寶寶食用。
4.鮭魚、鱈魚:營養師陳雅惠指出,魚類中的鮭魚、鱈魚也較易引起過敏反應。
5.芒果、奇異果:一般國人均認為柑橘類水果極易引起過敏,但吳子聰表示,經研究調查結果並非如此,柑橘類在國內並非主要引起過敏的水果類食物,而是芒果、奇異果。

各階段的目標
4~6個月
重點:營養師陳雅惠表示,這個階段以達成能用湯匙餵食並能將湯匙放在寶寶的下唇,讓食物自然流入口中為主。此階段的副食品對寶寶來說是在學習嘗試牛奶以外的食物味道,並非主要的營養來源,因此,媽咪不應心急的要寶寶吃下一大堆副食品。
食材選擇:應以五穀類、水果類、蔬菜類為主。以米食為優先加入的原因是稻米在穀類食品中是最少引起過敏的。
技巧:最初可在餵奶前先用湯匙餵寶寶吃副食品,一天中訓練兩次即可,一開始寶寶或許還不太能接受湯匙的餵食,但照顧者不用太過緊張,更不能強迫餵食,可過幾天再試試!

6~9個月
重點:主掌消化的胰臟發育已漸趨成熟,可以開始為寶寶添加蛋白質食物,但須以可以壓碎、做成糊狀的食物為主,營養師陳雅惠表示,此階段的訓練以能進展到用舌頭壓碎食物為主,並可開始提供杯子訓練及供應多樣化的手抓食物,所以可以開始製作些果汁讓寶寶學習用包子喝。
食材選擇:可選擇魚肉、雞胸肉、蛋黃或豆腐。
技巧:嬰兒期是利用雙手來探索世界,也因為寶寶的好奇心重,所以大部分的寶寶會將手裡的東西往嘴巴塞,因此,營養師陳雅惠說,照顧者可以將蔬菜、水果切成棒狀,或是把吐司切成條狀,讓他們抓在手上把玩,以增加寶寶對食物的好奇心,並增加對食物的接受度。這個階段,寶寶也已經嘗試過許多種蔬果的味道,在沒有過敏的前提之下,照顧者也可多提供各種蔬果、食物的種類,多做變化,此階段若能提供多元化的食物種類,使寶寶接受較多的味蕾刺激,也能夠降低偏食的發生率以及提高新食物的接受度喔!
此外,也建議用餐時可讓寶寶穿些較不容易髒的衣服來進食,免的照顧者還要擔心寶寶會弄髒衣服,進而限制寶寶的許多動作,寶寶探索的範圍也將受到侷限,可能因此打壞了他對食物的興趣,影響日後進食的動機喔!

10~12個月
重點:此階段的口腔訓練已進展到磨碎、咬碎的階段,因此照顧者製作或準備副食品時,必須以加強寶寶咬食訓練為出發點,千萬不要擔心寶寶得牙齒還未發育完全以及擔心寶寶被食物給噎著,就剝多了他學習吃的機會!營養師陳雅惠指出,即使寶寶的牙齒還未發育完全,人類的牙齦也都具有磨的功能,因此只要不是太硬的泥狀、小丁狀食物都可在此階段提供給寶寶。
食材選擇:大部分的食物都可讓寶寶嘗試,但太特別的仍要避免,而質地也得視寶寶的適應情形來做變化,一般此時已能吃泥狀的食物,練習一陣子後,照顧者就可視情形進展到半固體的質地了。
技巧:在這時候也已經可以開始加強寶寶的自我餵食能力的訓練,營養師陳雅惠指出,照顧者須提供固定的環境、適當的幼兒餐具,並且消除其他可能使幼兒分心的因素(如電視、太多的玩具等),先讓寶寶自我餵時約10~15分鐘,照顧者再視情況加入協助餵食,整個用餐時間以控制在40分鐘之內為宜。這個時候,寶寶也可能會對之前習慣的食物產生排斥,因為在接觸眾多味蕾的刺激後,那些食物的原味對他來說已不新奇或是平淡無味,營養師陳雅惠建議,此時,照顧者可適當的添加一些調味料,稍微改變食物的風味,也能讓寶寶再次接受這個食物喔!不過有些照顧者可能會擔心,太多的調味料會養壞寶寶的口味或是為腎臟帶來負擔,但此時腎臟已發育成熟,只要調味料的添加量拿捏得當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實際上,平常大人喜歡拿給小朋友吃的旺旺仙貝,其中也含有大量的鈉,因此,在這個時候,在食物中稍微添加調味料是允許的。

*過敏兒添加副食品守則
吳子聰主任指出,100個嬰兒中約有5~8個是過敏兒,過敏兒在添加副食品時的確需要多費心,但也不能因噎廢食,怕寶寶過敏就完全不給予副食品的添加,只要照顧者仔細觀察寶寶的過敏反應,了解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哪些,照著副食品添加的守則執行,其實和一般寶寶沒有相差太多之處!

一般過敏反應為類似蕁麻疹的紅疹並發癢,或是腹瀉,會在吃完食物後馬上表現出來;而若是兩三天後才出現類似過敏的反應,營養師陳雅惠表示,大多是「食物耐受性不良」,並不是過敏的情況,只要再讓寶寶適應幾天即可。但吳子聰主任表示,有時過敏反應會表現在慢性的症狀,像是流鼻涕、黑眼圈等,若長期有這樣的現象卻又不是感冒,照顧者可能就要聯想是否為對副食品過敏的反應了!

餵食副食品的技巧
1.溫馨愉快的環境:
一個讓寶寶感到安全、舒適的環境可以提升他接受新食物的動機,因此,準備一個溫馨愉快的環境成了照顧者的首要之務。可在用餐的區域放些寶寶熟悉的物品,並在用餐時放輕柔的音樂,此外,羅文喬老師也表示,熟悉的環境更是讓寶寶有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要鼓勵寶寶接受新食物時,可盡量選在平時習慣用餐的地方喔!
2.大人的示範引導:吃副食品階段的寶寶往往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也相當喜歡模仿大人,因此,若是照顧者可以用較吸引人的音調對寶寶說:「我們來吃好好吃的蛋黃泥囉!」,並且假裝要吃的樣子,這些表情、動作都可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他也會因為要模仿而將副食品吃進肚子裡頭囉!
3.適當的鼓勵與讚美:當寶寶接受副食品時,照顧者可別忘了給寶寶一個大大的鼓勵,像是:「哇!寶寶好棒喔!把營養的東西吃進去就可以長高高喔!」;或是在吃飽後給寶寶一個大大的擁抱,這些動作都可以讓寶寶感受到被鼓勵,從照顧者身上得到的正面回饋可以提升寶寶吃東西的動機喔!
4.推測寶寶不接受的原因:有些照顧者可能會發現,寶寶吃副食品時老是只吃一點點,無法吃完醫師專家建議的份量,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羅文喬老師表示,當寶寶拒絕接受食物時,可能是因為肚子還不太餓、情緒不佳、食物不好吃等因素,照顧者可以從寶寶的表情及整天的活動情形去推測原因,若是因為肚子不餓、情緒不佳,那麼照顧者就不宜再強迫寶寶吃副食品,如此容易造成寶寶厭惡這些食物以及對吃東西這件事留下不好的印象,會影響日後的飲食習慣。而若是食物不好吃,可能是寶寶的味蕾還不能接受該食物的味道,照顧者也不用強迫寶寶吃,而應以其他的方式來讓寶寶接受,或是找其他也含有同樣營養素的食物來取代。
5.先吃固體食物再吃流質食物:一般餵寶寶副食品時,最好讓寶寶養成先吃固體食物再喝流質食物(奶水)的習慣,一方面讓寶寶逐漸養成成人的飲食模式,另一方面,若是先讓寶寶喝奶喝飽了,那麼副食品的吸引力也會因此而減少。
6.讓寶寶自行餵食:在10個月之後,照顧者就可以開始慢慢讓寶寶練習自行進食,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吃的慢或是吃的到處都是就乾脆由自己全程餵食,陳雅惠表示,如此很容易養成寶寶依賴的行為,但也不要將寶寶自行吃飯的時間超過1個小時,或是規定沒有吃完就不准下飯桌,如此只會造成寶寶的壓力,吃東西就好像是懲罰一樣,若發現寶寶吃東西慢、不喜歡吃的情況,照顧者可從上述的方法去推測其原因,而不是只將焦點放在寶寶一定要吃下這些食物上,而是得動動腦筋,是否有提供適當的食物及多樣化的食材供小朋友做選擇,而不是將不吃東西的責任都推到寶寶身上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ssa 的頭像
    sassa

    古銅小莎

    sa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